10.17
敌不可纵
出处: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奉不可失,敌不可纵。”
释义:对敌人不能放纵。
碧落黄泉
出处:唐·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“上穷碧落下黄泉,两处茫茫皆不见。”
释义:碧落:天上、天界。黄泉:地下。天上和地下。泛指宇宙的各个角落。
例句:伤别离,地角天涯;动愁吟,碧落黄泉。
瞎灯灭火
释义:形容夜色浓重或没有一点亮光。
10.18
闲云野鹤
出处:宋·尤袤《全唐诗话》卷六:“州亦难添,诗亦难改,然闲云孤鹤,何天而不可飞。”
释义:闲:无拘束。飘浮的云,野生的鹤。旧指生活闲散、脱离世事的人。
洞察秋毫
出处: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明足以察秋毫之末,而不见舆薪,则王许之乎?”
释义:洞察:看得很清楚;秋毫:鸟兽秋天身上新生的细毛,比喻极其细小的事物。形容人目光敏锐,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。
冰天雪地
出处:清·蒋士铨《鸡毛房》:“冰天雪地风如虎,裸而泣者无栖所。”
释义:形容冰雪漫天盖地。
10.19
前仰后合
出处: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四十回:“把李瓶儿笑的前仰后合。”
释义:身体前后晃动。形容大笑或困倦得直不起腰的样子。
夏虫语冰
出处:语出《庄子·秋水》:“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,拘于虚也;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,笃于时也。”
释义:比喻人囿于见闻,知识短浅。
云中白鹤
出处:《三国志·魏志·邴原传》裴松之注引《原别传》:“邴君所谓云中白鹤,非鹑鷃之网所能罗矣。”
释义:像云彩中的白鹤一般。比喻志行高洁的人。
10.20
春风化雨
出处: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。”
释义:化:化生和养育。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。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。
釜鱼幕燕
出处:南朝·梁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:“今将军鱼游於沸鼎之中,燕巢於飞幕之上,不亦惑乎?”
释义:生活在锅里的鱼、筑巢在帷幕上的燕。比喻处境极不完全。
五谷丰登
出处:《六韬·龙韬·立将》:“是故风雨时节,五谷丰登,社稷安宁。”
释义:登:成熟。指年成好,粮食丰收。
10.21
沐猴而冠
出处: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,果然。”
释义:沐猴:猕猴;冠:戴帽子。猴子穿衣戴帽,究竟不是真人。比喻虚有其表,形同傀儡。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。
情窦初开
出处:宋·郭印《次韵正纪见贻之计》:“情窦欲开先自窒,心里已净弗须锄。”
释义:窦:孔穴;情窦:情意的发生或男女爱情萌动。指刚刚懂得爱情(多指少女)。
狡兔三窟
出处: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狡兔有三窟,仅得兔其死耳。”
释义:窟:洞穴。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。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。
10.22
唇亡齿寒
出处:《左传·哀公八年》:“夫鲁,齐晋之唇,唇亡齿寒,君所知也。”
释义:嘴唇没有了,牙齿就会感到寒冷。比喻利害密要相关。
炎黄子孙
释义:炎黄:炎帝神农氏和黄帝有熊氏,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。炎帝和黄帝的后代。指中华民族的后代。亦作“黄炎子孙”。
蛛丝马迹
出处:清·王家贲《别雅序》:“大开通同转假之门,泛滥浩博,几凝天下无字不可通用,而实则蛛丝马迹,原原本本,具在古书。”
释义:从挂下来的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,从马蹄的印子可以查出马的去向。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。
10.23
规求无度
出处: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六年》:“侵欲无厌,规求无度。”
释义:规求:贪求;度:限度。一味贪求,没有限度。形容贪得无厌。
纸醉金迷
出处:宋·陶穀《清异录·居室》:“(痈医孟斧)有一小室,窗牖焕明,器皆金饰,纸光莹白,金彩夺目,所亲见之,归语人曰:‘此室暂憩,令人金迷纸醉。’”
释义:原意是让闪光的金纸把人弄迷糊了。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繁华环境。
天作之合
出处:《诗经·大雅·大明》:“天监在下,有命既集,文王初载,天作之合。”
释义:合:配合。好象是上天给予安排,很完美地配合到一起。祝人婚姻美满的话。